
陈正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混凝土性能设计与智能调控、混凝土中钢筋锈蚀防控
电子邮件:chenzheng@gxu.edu.cn;gxucz@qq.com
科研工作
科研概况
陈正,广西大学科研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广西教学名师。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Visiting Professor(2014-2015)。
陈正教授是全国创新争先奖牌获奖团队核心成员,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入选者,宝钢优秀教师奖、强国青年科学家提名奖、广西杰出青年基金、广西五一劳动奖章、广西青年科技奖和广西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担任中国硅酸盐学会测试技术分会水泥基流变测试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土木工程学报》编委和《Journal of Sustainable Cement-Based Materials》副主编、中国混凝土行业专家委员会委员、广西硅酸盐学会秘书长、广西高校土木建筑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致力于先进土木工程材料,特别是混凝土性能设计与智能调控研究,为国家战略工程川藏铁路的世界最大跨度铁路钢管混凝土拱桥藏木雅鲁藏布江特大桥、世界最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平南三桥、世界最大跨度劲性骨架混凝土拱桥天峨龙滩特大桥、西部陆海新通道骨干工程平陆运河枢纽工程等重大工程提供关键技术支撑。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课题)7项、广西重大科技专项等省部级项目12项,成果在包括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Corrosion Science和《土木工程学报》等国内外顶级期刊在内的高水平期刊上发表论文174篇(ESI热点论文4篇),被引2704次,H-index为26;获授权中国、美国及澳大利亚发明专利35项,负责编写2项国家标准,11项行业标准、团体标准和地方标准中混凝土制备与施工的相关章节。获第十七届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奖创新团队奖、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工程建设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中国专利优秀奖、中国工程建设标准科技创新奖一等奖、广西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广西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以及广西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若为教学类申报材料,可继续补充:主讲课程获国家级一流课程和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3项、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其他教学类竞赛获奖一等奖3项。)
代表性科研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氯盐环境下混凝土结构服役寿命的可靠度随机边界元法评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北部湾混凝土结构中腐蚀性物质传输机理与抗腐蚀调控设计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高海拔复杂环境下基于智能机器人的混凝土内部缺陷无损检测机理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重点项目: 海洋环境下超高性能混凝土材料与结构设计基础理论研究(课题三)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复杂条件下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长寿命设计理论与方法(课题三子题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高海拔深切峡谷区大跨度拱桥建造关键技术研究(课题三子题1)
广西科技重大专项:铝合金/铝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全寿命安全设计与理论
广西杰出青年基金项目: 高原环境桥梁工程高韧性混凝土
广西科技重大专项:平陆运河船闸和护岸结构全寿命周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课题三)
10.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北部湾重大工程结构的灾变机理与调控技术研究(课题六)
11.广西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资金项目: 超大跨径钢管混凝土拱桥的材料、装备、设计及施工技术创新与示范(课题二)
近5年代表性学术论文
陈正, 陈犇, 郑皆连*, 刘加平, 叶增鑫, 吴昌杰, 徐文. 青藏高原低气压环境下钢管混凝土的核心混凝土密实性评估方法研究. 土木工程学报, 2021, 54(8):1-13. (论坛文章,国内土木工程领域顶刊,EI收录,IF:2.317)
陈正,陈犇,吴昌杰,郑皆连,丁庆军,罗小斌,徐文,杨阳,赵国欣. 天峨龙滩特大桥外包混凝土全过程性能设计与施工质量控制. 中国公路学报, 2024, 37(4):201-211. (国内桥梁领域顶刊,EI收录,IF:4.8)
Zheng Chen, Jiamin Yu, Vivek Bindiganavile, Chaofan Yi*, Caijun Shi*, Xiang Hu, Time and spatially dependent transient competitive antagonism during the 2-D diffusion-reaction of combined chloride-sulphate attack upon concrete, 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 2022, 154: 106724. (SCI 中国科学院一区,国际建材领域顶刊,IF:10.4)
Zheng Chen, Changjie Wu, Xiaobin Luo, Wen Xu, Weiying Liang, Yunchao Tang*, Spatio-temporal autogenous shrinkage and cracking behavior of core concrete in full-scale CFST: Insights from the world's largest span arch bridge. Thin-Walled Structures, 2024,200: 111899. (SCI 中国科学院二区,国际结构领域顶刊,IF:5.7)
Zheng Chen, Yichen Wang, Yumei Nong*, Zengshuo Wei, Ye Chen, Mechanism of rebar depassivation in concrete containing sulphate: A vicious cycle between sulphate adsorption and surface vacancy formation. Corrosion Science. 2024, 234: 112126.(SCI 中国科学院一区,国际腐蚀领域顶刊,IF:7.4)
Zheng Chen, Lan Pang, Yumei Nong*, Ye Chen, Yichen Wang, Jing Li, Effects of -NH2 and -COO- functional groups on the steel passivation in concrete pore solution: Passivation performance and interfacial adsorption mechanism[J].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2024, 664: 160182.(SCI 中国科学院二区,国际表面科学领域顶刊,IF:6.3)
Yunchao Tang, Zhaofeng Huang, Zheng Chen*, Mingyou Chen, Hao Zhou, Hexin Zhang, Junbo Sun. Novel visual crack width measurement based on backbone double-scale features for improved detection automation. Engineering Structures, 2023,274:115158. (SCI 中国科学院二区,ESI热点论文,国际结构领域顶刊,IF:5.6)
Yunchao, Tang; Ming, Zhu; Zheng, Chen*; Changjie, Wu; Ben, Chen; Cong, Li; Lijuan, Li. Seismic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ular Columns with field strain detected via a novel mark-free vision method. Structures, 2022, 37: 426-441.(SCI 中国科学院二区,ESI热点论文,国际结构领域顶刊,IF:4.0)
Yunchao, Tang; Wanhui, Feng*; Zheng, Chen*; Yumei Nong; Shuhong Guan; Junbo Sun. Fracture behavior of a sustainable material: Recycled concrete with waste crumb rubber subjected to elevated temperatures.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21, 318: 128553.(SCI 中国科学院一区,ESI热点论文,国际环境领域顶刊,IF:11.072)
10.Yinghong Qin, Ju Luo, Zheng Chen*, Guoxiong Mei, Li-E Yan. Measuring the albedo of limited-extent targets without the aid of knownalbedo masks. Solar Energy, 2018, 171: 971–976. (SCI 中国科学院二区,ESI热点论文,国际能源领域顶刊,IF:4.6)
社会工作
期刊任职
《土木工程学报》编委
《Journal of Sustainable Cement-Based Materials》副主编
学术任职
省部共建特色金属材料与组合结构全寿命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大跨拱桥关键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工程防灾与结构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中国硅酸盐学会测试技术分会水泥基流变测试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混凝土行业专家委员会委员
广西高校土木、建筑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东兰红水河特大桥(在建世界最大跨径拱桥)专家组成员
荣誉奖励
荣誉
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 2021
全国创新争先奖牌(排名第7), 2020
宝钢优秀教师奖, 2019
广西教学名师, 2022
广西杰出青年基金, 2022
广西五一劳动奖章, 2022
广西创新争先奖(个人), 2022
广西青年科技奖, 2021
广西青年五四奖章(个人), 2015
10.广西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2022
11.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排名第13), 2018
12.国家一流课程(负责人), 2020
13.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负责人), 2013
14.国家大学生素质教育精品通选课(负责人), 2014
15.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 2022
16.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工科三等奖, 2012
17.广西教学成果奖特等奖(排名第1), 2021
18.广西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项(排名第6和第8), 2023
19.广西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排名第3和第6), 2019
20.广西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排名第1), 2022
科技奖励
1.广西交通运输行业最美科技工作者,2023
2.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排名第3), 2023
3.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排名第6), 2023
4.中国专利优秀奖(排名第3), 2019
5.中国工程建设标准科技创新奖一等奖(排名第3), 2020
6.广西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3), 2011
7.广西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11), 2013
8.广西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排名第7), 2021
9.广西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1), 2022
10.广西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7),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