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英文网站 | 中文网站
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验室概况 >> 实验室动态 >> 综合新闻 >> 正文
我院2024届海洋环境与化学方向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圆满结束
作者:  点击数: 时间:2024/07/26 19:03:58


5月25日至31日,我院2024届海洋环境与化学方向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圆满结束。

第一组答辩会:

525下午,王艺锦同学在综合实验大楼1022会议室进行答辩广西大学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孙翔教授担任答辩委员会主席,山西大学孙海峰教授、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魏超贤副研究员、广西大学海洋学院黄爱国助理教授担任答辩委员会委员,广西大学海洋学院实验中心张威实验担任答辩秘书。

王艺锦同学(导师:李锐龙副教授)论文题目是《北部湾典型红树林生态系统塑料际生态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北部湾典型红树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首次评估了上游河流对红树林塑料际微生物组和环境风险的贡献,研究了红树林根际细菌群落与微塑料的相互作用和微生物生态策略,揭示了环境因素对红树林塑料际的影响及其背后机理。王艺锦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海洋科学专业,现就读于广西大学海洋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红树林微塑料负载微生物群落组成研究。读研期间,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的研究,多次前往北部湾、海南、厦门等地的红树林开展微塑料污染调查工作。读研期间获得国家奖学金,累计发表11SCI文章,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CI一区TOP期刊《Water Research》发表论文一篇:《Insight into the role of niche concept in deciphering the ecological drivers of MPs-associated bacterial communities in mangrove forest》,另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SCI一区TOP期刊《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发表论文一篇:《Role of Mangrove Forest in Interception of Microplastics (MPs): challenges, progress, and prospects》。


组答辩会:

5月26日上午,颜安南、杨中福、韦双妮、邢政同学在海洋学院215会议室进行答辩。上海海洋大学林田教授担任答辩委员会主席,广西大学海洋学院苏宏飞副教授、陈小燕副教授、裴继影副教授担任答辩委员会委员,广西大学海洋学院黄爱国助理教授担任答辩委员会秘书。

颜安南同学(导师:张瑞杰副教授)论文题目是《南海珊瑚礁区水体和珊瑚中有机磷酸酯的污染特征生态风险》。该论文选题聚焦于南海珊瑚礁区水体和珊瑚中有机磷酸酯(OPEs)的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选取涠洲岛、大亚湾、鹿回头、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五个珊瑚礁区作为研究区域,调查分析了11种常见OPEs在我国南海海水、珊瑚组织和黏液中的浓度水平与分布特征,并对目标化合物在珊瑚礁区的生物富集能力和生态风险进行了探讨。该研究弥补了南海珊瑚礁区水体、珊瑚组织,特别是珊瑚黏液中OPEs的空白,为珊瑚礁区资源保护工作提供数据支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安南本硕均就读于广西大学海洋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有机磷酸酯(OPEs)在南海海水、大气、珊瑚等多介质的分布特征和迁移转化。读研期间多次参与野外采样,共计135天,并在南海永乐龙洞监控监测保护实验站定点采样中担任主要实施人,负责两年来所有所需实验装置的布设。论文发表方面,参与发表SCI文章5篇,中文期刊2篇,并以第一作者在“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上发表论文一篇。

杨中福同学(导师:张瑞杰副教授)论文题目为《广西北部湾河口及海岸带沉积物中有机磷酸酯的时空分布特征与沉积记录研究》。该研究选取了11种有机磷酸酯(OPEs)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北部湾主要入海河流和沿岸表层沉积物和沉积柱中OPEs的含量水平、组成、时空分布特征、沉积历史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了OPEs在沉积物和水体之间的吸附-解吸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并评估了表层沉积物环境中OPEs的生态风险。该论文对于明晰广西北部湾主要入海河流以及近岸海域OPEs的污染特征具有直接的数据支持作用,揭示了北部湾OPEs的污染状况,为OPEs监测和风险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杨中福同学本硕均就读于广西大学海洋学院,在硕士期间研究方向为有机磷酸酯(OPEs)在北部湾河流及海岸带的表层水、表层和柱状沉积物等多介质的分布特征和迁移转化。基于相关研究,作为第一开发人2项软件著作权,分别为:《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沉积物中有机磷酸酯的软件V1.0》与《利用激光拉曼光谱仪检测微塑料数据采集系统V1.0》。

韦双妮同学(导师:王英辉教授)论文题目为《基于膨胀珍珠岩固载微生物混凝土的裂缝自修复性能及耐久性能研究》。论文主要针对目前海洋环境下混凝土开裂问题,利用经磷酸钾镁水泥外包裹处理后的膨胀珍珠岩固载微生物制备而成自修复剂颗粒修复混凝土裂缝,并利用裂缝表观法、微观分析法及耐久性能试验等方式较深入地研究了自修复剂颗粒基本性能、自修复剂颗粒对混凝土裂缝的修复效果、不同因素对混凝土裂缝修复影响及裂缝修复后混凝土耐久性能的变化规律,确定了微生物自修复混凝土的适用环境与适用条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潜在的应用价值。韦双妮本科毕业于中山大学,读研期间,研究方向为海洋化学。该同学针对目前海洋环境下混凝土开裂、耐蚀性差等问题,提出了采用经磷酸钾镁水泥外包裹处理后的膨胀珍珠岩固载微生物制备自修复剂颗粒修复混凝土裂缝,取得了一系列研究进展,并在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篇,申请专利1项。

邢政同学(导师:王英辉教授)论文题目为《氮磷限制下球形棕囊藻生理及转录组响应》。该论文针对水体中无机氮磷限制状态对球形棕囊藻生长及成囊的影响进行研究,将生理生态学方法与转录组学分析方法相结合,从细胞光合作用、多糖合成与降解、脂肪酸合成等多个角度分析球形棕囊藻细胞的响应,筛选关键功能基因进行qRT-PCR验证,揭示球形棕囊藻在氮磷限制下生长代谢及成囊响应机制,并架构球形棕囊藻应对营养盐胁迫的分子调控网络,为深入探究其藻华形成的内在分子机制提供科学依据。邢政本科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期间主要研究方向为海洋赤潮藻类。读研期间多次参与出海任务,并进行实地监测,目前已在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篇,申请软件著作权1项。


组答辩会:

531上午张帆、莫丹杨、陈璇、朱荣归、宾琪同学海洋学院1104会议室进行答辩。答辩会由广西民族大学王一兵研究员担任答辩委员会主席,广西大学海洋学院潘长桂副教授、张媛媛副教授、王丽伟副教授担任答辩委员会委员,广西大学海洋学院宁志铭博士、广西大学海洋学院王丽伟副教授先后担任答辩委员会秘书。

张帆同学(导师:林武辉教授)论文题目《多时间尺度的涠洲岛珊瑚岸礁生长发育历史研究》。该论文提出了基于40K代用指标重建多时间尺度珊瑚岸礁生长发育历史的创新性原理和方法,有效弥补了现有方法(潜水调查法、卫星遥感法等)在时间长度以及数据连续性等方面的不足,为珊瑚礁研究工作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有效工具。在创新性与学术价值方面,该论文不仅成功建立了多时间尺度的珊瑚礁生长发育历史,还深入分析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珊瑚礁生长发育过程的双重影响,为珊瑚礁保护和管理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张帆本科毕业于集美大学轮机工程学院,于20219月至我院就读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同位素海洋学。研究生期间,担任2021级研究生副班长和院学生会学术部负责人,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研究,以第二作者身份(导师作)在《地球科学进展》期刊上发表一篇中文核心论文。读研期间连续三年获得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广西大学第一届研究生学术文化节优秀成果参与奖等多项荣誉。

莫丹杨同学(导师:宁志铭博士)的论文题目是《南海北部典型珊瑚礁区沉积物氮循环关键过程对温度变化的响应》,量化对比南海北部两个典型珊瑚礁区的沉积物氮循环关键过程对温度变化的响应,为深入理解珊瑚礁区沉积物中氮循环关键过程在全球变暖背景下的变化趋势提供了新的认识,对珊瑚礁生态系统的修复和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莫丹杨本硕均就读于广西大学海洋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读研期间,以第一作者身份在中文核心期刊《热带海洋学报》上发表论文一篇:《涠洲岛珊瑚礁区沉积物硝酸盐异化还原过程对温度变化的响应》。

陈璇同学(导师:张媛媛副教授)的论文题目为《新型高级氧化技术对海水中赤潮异弯藻的灭活效应及机制研究》,通过紫外(UV)激活过硫酸盐(PDS)或高碘酸盐(PI)的高级氧化体系灭活海水中的典型的赤潮藻种,研究了各因素对灭活效果的影响,对氧化体系中的活性氧化物种进行了定性定量的分析,并进一步通过细胞完整性和生理指标变化、以及细胞的基因表达变化来阐述赤潮异弯藻的灭活机制。读研期间,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广西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担任院会办公室负责人,以第一作者在Chemosphere期刊上发表论文Inactivation of Heterosigma akashiwo under UV/ Peroxydisulfate Advanced Disinfection System in Marine Waters,还参加第九届消毒与消毒副产物研讨会、广西南海珊瑚礁研究重点实验室2022年度学术会议并进行口头汇报。

朱荣归同学(导师:潘长桂副教授)论文题目是《典型对羟基苯甲酸酯及其代谢物在北部湾的分布、生物富集和营养级传递》。其研究探究了新污染物对羟基苯甲酸及其代谢物在北部湾的分布特征、生物富集及营养级传递规律。朱荣归同学本科毕业于广西大学海洋学院,2021年开始攻读广西大学海洋学院海洋科学专业硕士学位,主要的研究方向为海洋环境与化学。曾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环境领域专业期刊Water Research上发表了SCI论文《Parabens and their metabolite in a marine benthic-dominated food web from the Beibu gulf, South China Sea: Occurrence, trophic transfer and health risk assessment》。

宾琪同学(导师:王丽伟副教授)的论文题目是《TMO纳米酶比色传感器的构建及海水典型有机磷农药的快速检测》。该研究从TMO纳米酶的形貌调控和组份修饰出发,设计高灵敏度、快速的传感策略,筛选出基于纳米酶NiO/C纳米花、MnO2/rGO异质结的比色传感器,实现对海水典型有机磷农药的高灵敏度、快速和现场即时检测,是当前有机磷农药检测技术的优化,对人类健康以及海洋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宾琪同学本科毕业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于20219月至我院就读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海洋环境与化学。读研期间,担任21级研究生班团支书,以共同作的身份在《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和《Bioelectrochemistry》发表论文两篇。




参加论文答辩的同学均顺利完成学修计划并取得较好的成果,每名研究生通过论文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结论、创新点、不足和展望等方面,系统汇报了在校3年所开展的工作,并回答了答辩委员的提问。研究生学业的顺利完成,是我院对研究生教学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得益于导师的辛勤培育和悉心指导,也包含着学生们的辛勤付出。答辩委员会一致认为,毕业生都达到研究生的培养要求,同意通过论文答辩并建议授予硕士学位。


文字作者:答辩学生、教研室主任

图片作者:答辩学生

上一条:美国马里兰大学Meng Xia教授一行莅临实验室交流访问 下一条:我院2024届生物与生态方向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圆满结束

关闭

广西大学珊瑚礁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广西南宁市大学东路100号 邮编:530004 电话:0771-3227133 3227522 3227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