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英文网站 | 中文网站
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验室概况 >> 实验室动态 >> 综合新闻 >> 正文
探索塑岩形成的奥秘----实验室青年学者王刘炜博士作精彩学术报告
作者:  点击数: 时间:2025/05/06 10:20:02

4月30日上午,广西南海珊瑚礁研究重点实验室新引进的青年学者、清华大学的优秀毕业生王刘炜博士带来了一题为《塑岩理化性质与形成原因的初步探索》的精彩学术报告。本次报告由学术带头人徐向荣教授亲自主持。

报告伊始,王刘炜博士便以全球塑料污染这一严峻形势为切入点,深入阐述了不可降解塑料在环境中的持久性以及它们给生态系统带来的多重威胁。他指出,塑料污染已成为全球性难题,对海洋、陆地等生态系统造成了广泛且深远的影响随后,王刘炜博士结合自己实地调研所获取的数据,向大家介绍了“塑岩”这一新型沉积岩。塑岩塑料与岩石结合形成的特殊物质,它的出现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王博士通过一系列高精度分析手段,详细揭示了塑岩的理化特性、形成过程以及它对环境微塑料释放的潜在影响。在报告中,王刘炜博士详细介绍了他自主研发的加速老化实验装置。该装置成功模拟了塑料与岩石的结合过程,并证实了紫外光照是塑料与沉积岩发生化学成键的重要驱动力。实验结果显示,不同岩石类型与塑料结合的速率和方式存在显著差异,这一发现为深入研究岩的形成机制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此外,王博士还提出了“条件概率老化模型”,该模型能够精准描述微塑料粒径分布规律。他指出,塑岩中塑料的零级动力学释放特性与环境中微塑料的传播机制密切相关,这一观点为微塑料污染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在探讨塑岩潜在成因方面,王刘炜博士考虑了洪水冲刷、光化学氧化作用及海浪拍打等物理化学过程,并结合塑岩发现地的特殊环境,对塑岩的本地形成机制进行了合理推测。岩的发现不仅为塑料污染研究开辟了全新的领域,更提供了人类活动影响地球地质周期的直接证据。

报告会上,会师生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就塑岩后续研究的技术难点及其在全球环境治理中的意义展开了热烈讨论。大家纷纷表示,王刘炜博士的报告内容丰富、见解独到,为他们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向。

此次学术报告不仅展示了王刘炜博士在塑岩研究领域的深厚造诣和创新能力,也为广西南海珊瑚礁研究重点实验室的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他的引领下,实验室在海洋环境研究领域将取得更多的突破和成果



文字作者:李珊羽

图片作者:周剑

编辑:李艳丹、周剑

一审一校:周剑

二审二校:王刘炜

三审三校:徐向荣

上一条:Paleoceanography and Paleoclimatology:南海珊瑚礁区底栖有孔虫碳氧同位素的环境意义 下一条:走进海洋,走进科学——马荍沣博士莅临实验室作学术报告

关闭

广西大学珊瑚礁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广西南宁市大学东路100号 邮编:530004 电话:0771-3227133 3227522 3227855